DB3311∕T 278-2024 高海拔香菇生产技术规程(丽水市)
ID: |
C23EB673D5CE40AEA64776A1AE368C04 |
文件大小(MB): |
0.23 |
页数: |
8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20,CCS B 05 DB3311,浙江省丽水市地方标准,DB 3311/T 278—2024,高海拔香菇生产技术规程,2024-04-08 发布2024-05-08 实施,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3311/T 278—2024,I,目次,前言II,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3,3 术语和定义3,4 栽培场地.3,5 栽培时间.4,6 菌种选择.4,7 制棒 4,7.1 培养料4,7.2 装袋.4,8 灭菌要求.4,9 接种 5,10 培菌管理..5,10.1 菌丝培养5,10.2 菌棒管理5,11 出菇5,11.1 脱袋..5,11.2 出菇管理5,12 病虫害防治.5,13 采收与冷藏.5,14 生产档案..6,DB 3311/T 278—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部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部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丽水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松阳县农业农村局、松阳县季荣富家庭农场,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凡清、吕明亮、薛振文、程长标、刘勇勇、季荣富、蒋俊、刘昆、李伶俐、,杜平海,本文件属首次发布,DB 3311/T 278—2024,3,高海拔香菇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高海拔香菇生产的栽培场地、栽培时间、菌种选择、制棒、灭菌要求、接种、培菌管,理、出菇、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冷藏、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海拔600 m以上地区的香菇层架生产和立棒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GB 19170 香菇菌种,GB/Z 26587 香菇生产技术规范,NY 5099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DB3311/T 103 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T 1272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栽培场地,4.1 应选择海拔600 m 以上,远离污染源,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的地块,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 的,规定,水质符合GB 5749 的规定,4.2 栽培棚应朝阳,远离风口,水电设施齐备。应选择钢架大棚,外覆塑料薄膜,棚顶不低于4m,大,小因地制宜,长度不超过20m。不同栽培类型的搭棚要求如下:,a) 层架栽培。大棚内摆放若干个栽培架,每个栽培架的规格长×宽×高为150cm×40cm×190cm,或150cm×80cm×190cm,每个栽培架分7 层,每层间隔不少于22cm,最下层离地面20cm 左,右。栽培架之间留宽100cm~140cm 的走道。外遮阳棚由遮阴网和钢架组成,外遮阳棚高于栽,培大棚50cm,用于遮阳和隔热,外遮阳棚上铺设喷雾管道,棚内温度高于30℃时启动喷水降,温,b) 立棒栽培。大棚内设栽培畦面140cm,拉8 根铁丝,每个畦面一行放8 棒,畦与畦之间间隔,80cm,畦面每间隔160cm 拉一横杠,固定铁丝。大棚外加盖遮阳网调光,DB 3311/T 278—2024,4,5 栽培时间,栽培宜分批进行,具体时间安排见表1:,表1 栽培时间,栽培批次接种时间出菇时间,1 1月5月~9月,2 2月7月~10月,3 5月10月~翌年4月,4 10月4月~7月,注:表1为海拔600m左右的栽培时间安排,海拔每上升100m,接种时间适当提前10d~15d,6 菌种选择,选择抗逆性强、易于管理、产量高、商品性好的中短菌龄(90d~120d)香菇品种。根据不同的出,菇季节选择不同温型的品种进行接种,1月、2月选择中高温型,5月选择中低温型,10月选择广温型,菌种质量应符合GB 19170的要求,7 制棒,7.1 培养料,质量应符合NY/T 5099的规定,春秋季配方:杂木屑78%、麦麸20%、石膏1%、白糖(或红糖)1%,含水量50%~60%。夏季配方:杂,木屑77%、麦麸20%、石膏2%、白糖(或红糖)1%,含水量50%~55%,注:木屑选用硬杂木为主的阔叶树枝干加工成0.3cm~0.8cm的颗粒,7.2 装袋,7.2.1 栽培袋要求,外袋选择折径15cm×55cm、厚0.0055cm以上的聚乙烯袋,内袋选择折径14.5cm×54cm、厚度0.001cm,左右的免割保水袋,7.2.2 装袋要求,木屑先预湿,按配方混合均匀。装料长度为40cm±1cm,每袋装料重量为2.0kg±0.1kg,8 灭菌要求,装袋后应及时灭菌,灭菌时宜2h内温度上升至65℃以上。灭菌方式分为:,a) 常压灭菌:料袋中心温度达到100℃,保持12h~14h,自然冷却待用,b) 微压灭菌:料袋中心温度达到105℃,保持8h~10h,自然冷却待用,DB 3311/T 278—2024,5,9 接种,9.1 采用接种箱或开放式接种,接种前接种区域、接种用具等熏蒸消毒处理,9.2 在洁净环境下接种,菌种应符合GB 19170 的要求,每棒接种3 穴~4 穴,孔径2.5cm~2.8cm,深,3cm~4cm,菌种成块塞满接种口,9.3 接种后用套袋封住接种口或用薄膜贴住接种口,墙式堆叠,堆放高度宜10 层以下,10 培菌管理,10.1……
……